close
之前整理資料,找出這些在約兩年前拍的撈魚苗照片。
撈魚苗是台東的特色之一,在外縣市較罕見,
每當南台東山區下雨,溪水上漲時,
這些在海裡孵化的魚苗,俗稱「拈米仔」,就準備溯溪逆流而上,
回到溪中成長,繁衍下一代。
「拈米仔」就是日本禿頭鲨的幼苗,
有人說夜晚無月亮之際,魚苗才會大發生,
但我也在白天看過有人撈魚苗,
似乎沒有準則。
之前是在半夜開車到大武溪出海口附近,
然後就在車上睡覺,算準日出時間,提前約半小時就到現場拍照。
三角形的漁網,下方有個長型的網袋,漁民辛苦的捕撈成果,
就集中在網袋中。
浪打上岸時,漁民才順著海水背對著海,
撈捕被浪打上岸的魚苗,反覆的舉起,查看收穫的多寡。
撈魚苗多選在河海交會處,魚苗才會大量聚集。
天色逐漸變亮,漁民趕緊把握時間下網,
太陽一升起,漁民就立即離去。
一尾尾的「拈米仔」,都是日本禿頭鲨的幼苗,
當時一斤可以賣約四百元左右。
撈起的魚苗有很多的砂石、雜質,
還要反覆挑選,才能賣給海產店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